跳转到主要内容
  • 武康路
  • 街道全景
  • 分享空间
  • 知识库
  • 登录/注册
王人美
  • 简介
  • 事件
  • 资料

   王人美(1914年12月-1987年4月12日),原名王庶熙。祖籍湖南浏阳,出生于湖南长沙。著名电影演员。1926年,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,不久因父亲病逝,随其兄姐到武汉。1927年,与三哥王人艺跟随二哥王人路来到上海,进入黎锦晖创办的上海美美女校学习歌舞,黎锦晖为她改名为“王人美”。1928年,加入黎锦晖的中华歌舞团,后随团先后到新加坡、吉隆坡、槟榔屿、曼谷、马六甲、雅加达、苏门答腊等城市演出。1929年,中华歌舞团解散,王人美回到上海,入南洋招商附属英文专科学校学习英语一年。不久,加入黎锦晖组织的明月歌舞团赴北平、天津、东北等地演出,当时与黎莉莉、薛玲仙、胡笳并称明月歌舞团“四大天王”。1931年,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当电影演员。1932年,明月歌舞剧社改组为联华歌舞班。同年,王人美在孙瑜编导的电影《野玫瑰》中担任主角,展现了独有的清新自然的表演风格。1932年该片公映后,王人美一举成名。1934年,在蔡楚生导演的电影《渔光曲》中出演“小猫”一角获得极大成功,奠定其在电影界的地位。1935年,加入电通影片公司。此后,她出演了《风云儿女》、《壮志凌云》等影片。后在上海昆仑影片公司主演电影《关不住的春光》。抗日战争期间,参加抗日活动,主要出演话剧,后因战争扩大,转移到大后方昆明。1949年赴香港,1950年从香港返回内地,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《两家春》、《青春之歌》等影片。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后当选为第五、六届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。1987年4月12日逝世于北京,享年73岁。

人物事件
1914

1914年,出生于出生于湖南长沙,祖籍湖南浏阳。

1926

1926年,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。同年夏,父亲被黄蜂螫咬,化脓后病逝。父亲病逝后,王人美随哥哥、姐姐来到武汉,哥哥、姐姐都在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机关任职。

1927

1927年,王人美及三哥王人艺跟随二哥王人路来到上海,入黎锦晖创办的上海美美女校学习歌舞。

1928

1928年,加入中华歌舞团。同年,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乘船自上海出发,在十个月时间内,先后到新加坡、吉隆坡、槟榔屿、曼谷、马六甲、雅加达、苏门答腊等城市演出。

1929

1929年,中华歌舞团解散,王人美回到上海,入南洋招商附属英文专科学校学习英语一年。不久,黎锦晖组织明月歌舞团赴北平、天津演出,随后又赴中国东北。王人美、黎莉莉、薛玲仙、胡笳被称为明月歌舞团的“四大天王”。

1931

1931年,加入联华影业公司当电影演员。

1932

1932年,明月歌舞剧社改组为联华歌舞班。同年,王人美在孙瑜编导的电影《野玫瑰》中担任主角,一举成名。

1934

1934年,在蔡楚生导演的电影《渔光曲》中,王人美出演“小猫”一角获得极大成功,奠定其在电影界的地位,并且在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。

1935

1935年,王人美入电通影片公司。此后,她出演了《风云儿女》、《壮志凌云》等影片。

1937

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,王人美拒绝为日本拍片,参加抗日活动,参加演出了以“七七事变”为主题的大型话剧《保卫卢沟桥》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王人美回到上海。为了防止中国国民党当局对左翼艺术家的迫害,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的关心下,王人美等电影及话剧界知名人士避居香港。

1949-12

1949年12月,王人美随港澳电影界观光团回广州参观,受到广州市市长叶剑英、司令员陈赓设宴款待。

1950

1950年,从香港返回内地,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《两家春》、《青春之歌》等影片。1952年,被诬蔑为曾是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情妇,受到极大刺激,患精神分裂症,被送入疯人院。病情康复后,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,先后出演《花儿朵朵》、《青春之歌》等电影,并导演过话剧《日出》、《家》等。

1956

1956年,参加文化部青岛哲学学习班。同年,受到毛泽东接见。

1957

1957年,反右运动中再次受到冲击病情复发,被丈夫叶浅予送入北京医学院的精神病医院治疗。文革爆发后又惨遭批斗,下放到干校劳动。

1979

1979年,获得平反,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王人美当选为第五、六届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。

1980

1980年,王人美中风,瘫痪在床。

1986-12

1986年12月,再次中风,成为植物人。

1987

1987年,在北京逝世。

王人美
版权所有 上海图书馆(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) 2016-2018